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赛事、活动展示

赛事、活动展示


何志勇 2008年09月23日 报道)

 

 

 

 

 

曲越 摄影

9月23日下午,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又一次掌声雷动:受学校邀请,刚刚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自由式摔跤女子72公斤级冠军的“跤王”王娇做客新学年首次“名家论坛”,为3300余名新同学和军训官兵们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、夺金背后的故事。

抓住机会是取胜关键

8月17日17时53分,仅仅耗时1分59秒,王娇便完胜世锦赛两连冠保加利亚名将丝坦卡·兹拉特娃,勇夺女子自由式摔跤72公斤级金牌。但这场比赛开场时,对手却先得1分,让王娇处于劣势。

在随后的比赛中,王娇就一直压了兹拉特娃三次,裁判也没有判她赢,心中有点焦急。王娇看了看教练,教练给她做了个手势,示意自己手抬高一些,用大臂代替小臂控制力量。“我跟教练在一起很多年,我们俩形成一个默契,教练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我就知道该怎么做”,王娇说,“教练给我那个动作,我获得了胜利,所以我非常感谢教练。”

人们常说尽信书不如无书。王娇则告诉大家:“也不能完全听教练的,我全心投入每场比赛,才能胜利。我觉得一是碰到机会,二是抓住机会,三是运用机会,要头脑清醒,在场上的应变能力还有。即使是对手非常了解了,水平都非常接近,如果你发挥得好,你自己就有希望赢得这场比赛。”

父母教会自己去坚持

王娇13岁的时候被柔道教练相中,“稀里糊涂”地进了柔道队。正赶上辽宁省女子摔跤队选材,一个偶然的机会,王娇又从柔道队来到了摔跤队。真正进了摔跤队之后,王娇才发现“是多么的艰苦,特别是累”,因为“练摔跤不是力的较量,是应变能力和发力的较量。”

女孩子从事摔跤运动,很多人都无法理解。王娇在刚开始练摔跤的时候,一些亲戚朋友持反对态度,他们都认为女孩子应该文静一些,成天摔摔打打的,不成体统。可是,父母却支持女儿的选择。

年龄还小的王娇时常想家,还偷偷跑回了家。“我爸我妈都把我撵回去”,王娇说,“因为我是农村孩子,农村孩子特别看不起吃不了苦的城市孩子。”

“我的教练教给我竞技和摔跤技能,还教会了我怎么做人”,王娇十分诚恳地说,“我父母教会了我什么是坚持。”

不要浪费每一秒时间

每天清晨5时刚过就起床,每天至少8个小时训练,每周只有星期日上午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——这是王娇备战奥运会的时间表,“现在,我主要的目标是2009年全运会,希望把现在眼前的事情做好,不要浪费每一秒。”

面对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同学们,王娇提醒和自己同龄的大学生们说:“不要浪费每一秒、每一分”。她说:“我2005年亚洲锦标赛夺冠后非常‘放松’,就跟大家考完大学以后一样,认为可以‘放松’一下。但我从2005年开始‘放松’——‘放松’到2008年成了替补,这时感觉参加奥运会特别难、特别特别难。这时才知道自己浪费了那些时间是多么难得。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浪费这些时间,努力学习”。

“对我们摔跤运动员来说,24岁,正好是黄金年龄”,对于四年后的伦敦奥运会,王娇充满了憧憬:“我想‘蝉联’——感觉一下‘蝉联’,好吗?”

2007年世锦赛和2008年奥运会上,王娇在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圆梦冠军。面对她2012年的愿望,中国农业大学3300名同学伸出双手,用掌声为她送上了祝福。

沈阳女子摔跤队陆海主教练,我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宁秋娅,学工部部长洪海燕,团委书记、学工部常务副部长景发,团委副书记庆兆珅等参加了本次名家论坛。

(本消息来自校新闻中心)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